2010年4月7日星期三

当代基督十架

作者首先从福音派的立场,开宗明义道出“十字架”是基督教“福音信仰”的中心。他著书的原因;一方面基于人容易忘记“十字架”而偏离基督与十字架的真理。另外,关于研究或探讨“十字架”的书籍,几乎是凤毛麟角、少之又少。因此,作者认为基督教必须存留“十字架”这份独具特色的福音见证。作者此书发挥“十字架”的主题,以圣经、传统和现代三个进度来铺陈。此书共分四大部份:

第一部分「靠近十架」共分三章。第一章「十字架的中心性」,主要指出十字架是基督教的特征与记号,充其量涵盖了神的救恩历史或信徒的信仰宣告。第二章题为「基督为何死」,指出耶稣被处死是有“政治性”和“神学性”两方面的因素造成。换句话说;从人的层面:是人的罪把衪钉在十字架。但从神的层面:是神爱罪人之故,使基督上十字架。第三章「探明就里」,作者从“救恩论” 的架构,总结了十字架何以如此重要的三项真理;一、罪的严重性,二、神伟大的爱,三、救恩是神赐予的礼物。

第二部分:「十字架的核心」也分为三章。第四章「赦免的问题」,首先,作者拟清从人的角度对赦罪的提问,勾画出“罪的可怕”及“神的庄严和伟大”。第五章「偿付罪债」,作者指出早期希腊教父、拉丁教父及安瑟伦对偿付罪债的理论的不足之处,提出「偿付罪债」唯一的对象,是神自己(包括:公义与慈爱)的要求。第六章「神亲身代替」,作者引用圣经惯用的“献祭”、“担当”与“代替”等救赎论的词汇,一针见血指出代替者的身份,唯一的中保“耶稣基督”。

第三部分:「十字架的核心」同样也分为三章。第七章「拯救罪人」,作者以“挽回、救赎、称义及和好”的图像来描绘救恩的四个向度,从而归纳了三方面的救赎意义:人需要被拯救、是透过神无私的爱及基督舍身流血的功劳。第八章「启示神」,主要指出十字架是神“救赎性”的事件,也是神“启示性”的事件。神自我启示,将衪的荣耀、公义、神圣的爱及智慧与能力等属性,透过十字架彰显出来。第九章「胜过罪恶」,指出基督得胜的“客观性”和“决定性”的事实。因此,基督徒就可能在邪恶的世界中,脱离罪的辖制,过得胜的生活。

第四部分:「十字架的生活」却共分为四章。第十章「欢颂的团体」,指出神的救赎不单是「个人性」的拯救,更是创造一个「欢颂的团体」。藉着基督与神建立关系,信徒需要在主里彼此合一,并透过圣礼来体现“欢乐团体”的面貌。第十一章「了解自我与舍己」,指出信徒虽已蒙神救赎,却仍有堕落的性情,因此,信徒在十字架的光照下,对自我的评估需具有双重的态度,就是“肯定自我”和“否定自我”。第十二章「爱仇敌」,主要指出信徒要在人群和社会中,展现出十字架上的智慧与特色,就是把神的爱和公义表彰于世。第十三章「苦难与荣耀」,指出苦难是通往未来荣耀的途径,在十字架的真光照耀下,信徒能“已然”及“未然”(already but not yet)的暂时世界中,面对任何的困难和挑战。

在总结部分,作者清晰交代他的核心思想,陈明了“十字架”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,是“圣经”及“历史”的中心思想。同时,作者也诠释了“十字架”在人类历史中,是如何传播开来而落实在基督徒信仰生活中。最后,作者以加拉太书为蓝本,采用严谨的释经路线,沿着经文的顺序,逐步揭开保罗对“十字架”的诠释,藉此,渴望能给读者对“十字架”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。

读毕斯托得(John Stott)的《当代基督十架》,笔者实在觉得作者在此书不单写得有见地,而且编排颇见心思,清晰的纲领和分段,精湛的神学议题和论证,他那造诣深厚的神学立场,从而体现出他本人的“十字架神学”的面貌。此书的特点,作者熟练的笔锋、布局分明的写作风格、使读者在阅读此书的字里行间,洞悉作者铺陈“十字架”主题的激情而有共鸣之感。若读者能贴近作者的思路发展来细心研读,肯定会对“十字架”这主题有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。本书另一特点是,作者大量引用古今中外之历代先贤的观点及论证,无可置疑,作者博览羣书,能随手拈来,丰富此书的文本内容,同时也清晰表达了作者本人的神学立场。虽然某部分所引用之论证的作者年代,隔离今天的世界甚遥远,但他们的真知灼见却不容忽略,正如本文所见,即使在今天的处境,实践性仍是非常适切的。事实上,这些引文清新流畅,发人深省,笔者至为欣赏,从中获益良多,我本人认为,此书可作为神学生研读“基督论”课程,其中一份最佳参考之作。因此,笔者会尝试在实习教会推荐此书,作为教导“基督教教义”课程的必读本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